在昏暗的动物园的馆内,依靠一盏小型的投射灯拍摄䴙䴘之类的小鸟。摄影模式是“Tv(快门优先AE)”。画面稍微有点粗糙,但比预想的要清晰明亮得多,结果令人惊讶。
摄影时的设定:“Tv”(快门优先AE) + ISO 12800 + 曝光补偿 -1
“Tv”、“Av”的特性已经搞懂了,但拍出的照片有时还是灰暗,还是抖动模糊。
那容易,只要调整“传感器的灵敏度”就可以解决!
改变了“光圈(F值)”、“快门速度”的数值,亮度就会被自动调整。如果进一步提高“ISO感光度”,那么即使在昏暗处也能摄影。
ISO感光度是把传感器(※)对光的敏感度数值化的结果。根据摄影场景的亮度来设定ISO感光度。
提高感光度(数值变大),虽然有在昏暗处也能使用高速快门的优点,但是也有使图像噪点明显的缺点。反之,ISO感光度低时(数值小),图像噪点就不明显了,能得到清晰的照片。不过,这样在昏暗处摄影,快门速度会被调慢,容易拍出手抖的模糊照片。
※传感器是把被摄体的亮度、色彩转换成电信号的元件。也叫摄像元件、图像感应器。
提高了“ISO感光度”,快门速度就会变快。可以避免因手抖动引起的模糊,但容易产生图像噪点。让我们看看ISO感光度和噪点之间的关系。“ISO感光度”的数字越大,说明传感器的敏感度就越高。
感光度设定为ISO200的话,因感光度低,需要集中更多的光线,所以快门速度就会自动变慢,因此就会拍出了因手动或被摄体动而造成的模糊照片。由于晃动,低感光度的颗粒状况也不明白。
动作是固定住了,也很清晰,但是因噪点的关系,细小的羽毛纹理有些不清。
本来可以调低“光圈(F值)”,即使不把“ISO感光度”提高到这样高,也是能用快的“快门速度”拍摄的。
重要的是在调整“ISO感光度”和“快门速度”时,考虑噪点的影响,确定“究竟想表现什么?”
※不同的相机,由ISO感光度引起的噪点量是不一样的。所以在别的相机上做同样设定,也不一定会产生相同的噪点。另外,有的相机具有“在高感光度摄影时抑制噪点”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