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保护-陕西站

老腔皮影预告片

华阴老腔皮影千年历史,演遍战争诸侯将相英雄人物,唱尽西北这片黄土地上的民喜民忧。它的发源地位于陕西华阴县双泉村,双泉村原是西汉粮仓,当年粮食经过双泉村渭河,通过码头运往粮仓。老腔皮影戏在历史上是运送粮食的船民在船头或码头的娱乐项目。 皮影由牛皮制成,纯手工刻画,上色,无论是三只眼的杨戬,还是黑脸张飞,在皮影上都能清晰展现其特点;通常是一手操作一个人物或动物,走路、飞奔、提枪;两手可以演示打斗、拜会、上马、求亲等等。华阴老腔,为当地皮影戏幕后配唱配乐。

华阴老腔皮影是张家户族的家族戏,只传本姓本族,不传外人。近些年,由于张氏家族人口数量减少,造成这一非遗长期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,亟待保护。因此,佳能(中国)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指导下,以及陕西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,联合南方报业集团和华商报社,为华阴老腔皮影拍摄了专题记录片,记录下该非遗技艺的全貌,并进一步利用合作媒体的优势资源,对这一非遗的濒危现状进行广泛宣传,努力唤起全社会对华阴老腔皮影传承问题的关注。